科研級正置金相顯微鏡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因灰塵、操作不當或部件老化導致圖像模糊、照明異常、調焦失靈等問題。快速識別并解決常見故障,是確保
科研級正置金相顯微鏡高效運行的關鍵,以下為典型問題及其精準應對策略。

問題一:視野模糊,無法清晰對焦
原因分析:
物鏡或目鏡表面有灰塵、油漬或指紋;
樣品表面拋光不良或未清潔;
物鏡未全到位或齊焦性失調。
解決方法:
用吹氣球清除灰塵,再用鏡頭紙蘸無水乙醇混合液輕擦光學面;
重新清潔或拋光樣品表面;
旋轉物鏡轉盤,確認物鏡“咔噠”到位;
若多物鏡均模糊,需重新校準柯勒照明與齊焦性。
問題二:照明不均或視野邊緣發暗
原因分析:
未正確設置柯勒照明;
視場光闌或孔徑光闌開合不當;
光源偏移或聚光鏡未居中。
解決方法:
嚴格執行柯勒照明校準步驟:聚焦光源像于視場光闌平面,聚焦物像于目鏡分劃板;
調整視場光闌至略小于視野,孔徑光闌至物鏡NA的60–80%;
使用居中螺絲調整聚光鏡位置,確保光斑居中。
問題三:調焦機構卡滯或松動
原因分析:
滑軌缺油或進入灰塵;
微調焦齒輪磨損或預緊力失調;
載物臺過重或樣品超載。
解決方法:
清潔滑軌,涂抹少量精密潤滑油;
檢查微調焦旋鈕松緊度,必要時調節預緊螺絲;
確保載物臺負載在設備允許范圍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