桌面臺式電鏡因其操作簡便、占地小、無需復雜環境而廣泛應用于材料分析、生物觀察、質量檢測和教學科研。為確保
桌面臺式電鏡成像質量、延長壽命并保障操作安全,必須遵循規范的使用流程。以下是標準操作步驟。

一、使用前準備
環境檢查:確保設備放置在平穩、無振動、干燥、通風良好的實驗臺上,遠離強磁場、粉塵和腐蝕性氣體。檢查電源電壓是否匹配(通常為220V),接地良好。
樣品準備:根據樣品性質進行適當處理。導電樣品(如金屬、半導體)可直接觀察;非導電樣品(如陶瓷、塑料、生物組織)需進行噴金或碳鍍膜處理,防止電荷積累導致圖像失真。
工具準備:準備好導電膠帶、樣品臺、鑷子等輔助工具,確保清潔無污染。
二、開機與自檢
開啟電源:打開電鏡主機電源開關,啟動內置真空泵和控制系統。
系統自檢:等待設備完成自檢程序,確認無報警信息。部分型號會自動進行燈絲激活或參數校準。
三、抽真空
放置樣品:打開樣品室艙門,將樣品用導電膠帶固定在樣品臺中央,確保牢固。
關閉艙門:確認艙門密封良好,鎖緊到位。
啟動抽真空:在控制軟件中點擊“抽真空”按鈕,系統將自動抽至工作真空(通常5-10分鐘)。期間可通過真空表監控壓力變化。
四、參數設置與聚焦
選擇模式:根據需求選擇成像模式(如二次電子成像SEI或背散射電子成像BSEI)。
設置參數:調節加速電壓(一般5-20kV)、束流、工作距離(WD)等。初學者可使用自動設置或預設模板。
電子束對中與聚焦:先使用低倍率(如500×)找到樣品區域,逐步放大。通過軟件自動或手動調節聚焦(Focus)和像散(Stigmation),直至圖像清晰銳利。
五、圖像采集與觀察
調整對比度與亮度:優化圖像明暗層次,突出細節。
多區域掃描:移動載物臺,觀察不同區域,必要時進行傾斜或旋轉(如有此功能)。
拍照與保存:在良好狀態下拍攝圖像,標注放大倍數、電壓等參數,保存至文件夾。
六、結束操作
放氣與取樣:觀察完成后,在軟件中點擊“放氣”按鈕,待壓力恢復至大氣壓后打開艙門,取出樣品。
關閉系統:退出軟件,關閉主機電源。若長時間不用,可關閉總電源。